濕疹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皮膚病,很多人認為濕疹和“濕”有很大關系,覺得只要保持干燥,濕疹就會消失,因此不洗澡,甚至想辦法祛體內濕氣,但結果往往是濕疹更嚴重了。那日常生活中又該如何預防濕疹呢?
濕疹是由多種內外因素,內因如精神緊張、失眠、過度疲勞、情緒變化、內分泌失調、感染、新陳代謝障礙等;外因如生活環境、氣候變化、食物等引起的真皮淺層及表皮的炎癥,發生濕疹皮膚會變紅,伴隨著細小紅色丘疹,會讓患者出現瘙癢感。因其在急性期會出現滲液現象,所以被稱為“濕疹”。因此,濕疹患者的皮膚屏障功能已經受損,如果讓皮膚繼續干燥,就會加重皮膚損害,導致濕疹更嚴重。
濕疹按皮損表現分為急性、亞急性、慢性三期。
急性濕疹可發生于全身部位,常發生在頭面部、耳后、四肢遠端、肛周等部位,呈對稱分布。一開始皮損表現為密集的小丘疹或是丘皰疹,也有小水皰出現,皮損基底呈潮紅狀,會慢慢融合成片。抓撓會讓丘疹、丘皰疹或水皰頂端破損,出現滲液現象,形成糜爛面,邊緣不清。繼發感染后,炎癥更明顯,瘙癢更加劇烈。亞急性濕疹的癥狀比急性濕疹減輕一些。如果急性濕疹和亞急性濕疹反復發作不愈,就會發展成慢性濕疹。
濕疹常見治療方法有以下幾種:
外用藥物。急性濕疹滲液較多時,常用硼酸溶液、間苯二酚溶液等藥劑對局部皮膚進行清潔;緩解瘙癢等癥狀,常用氧化鋅洗劑、爐甘石洗劑、搽劑等;同時使用糖皮質激素霜劑、軟膏等抑制局部的炎癥反應,促進恢復。
口服藥物??煽诜壤姿?、西替利嗪等抗組胺藥進行抗炎止癢,嚴重時可系統使用糖皮質激素或免疫抑制劑。對于并發細菌感染者,可用阿莫西林等抗生素抗感染治療。
物理治療。通過窄譜紫外線照射皮損,可輔助治療慢性濕疹。
至于濕疹的預防,生活中要做好以下幾點:
重視皮膚護理。注意皮膚保濕,可以使用一些刺激性較小的保濕護膚品,阻止水分丟失,修復受損的皮膚屏障,減輕外部環境對皮膚的刺激。同時要注意洗澡頻率適宜,也要避免水溫過燙,對皮膚造成損傷。
注意穿衣。選擇一些寬松、透氣的棉質衣服,減少衣物對皮膚的摩擦和刺激。
保持環境衛生。容易發生濕疹的人群,房間內應避免養花、動物,防止產生花粉、毛屑等致敏物,引起過敏,發生濕疹。被子、床單以及個人衣物等用品也要經常換洗、暴曬,從而減少對皮膚的影響;室內要經常通風,防止塵螨和灰塵等積聚過多,引發濕疹;室內還要保持一定的濕度,以免過于干燥,導致皮膚功能損傷,引發濕疹。
注意飲食。日常飲食應以清淡為主,注意營養均衡,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、蛋白質及微量元素的食物,如瘦肉、禽蛋、新鮮蔬菜及水果等,有利于增強自身抵抗力;盡量少食用辛辣、生冷、油膩等刺激性食物,也要避免食用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。